北京鐘鼓樓時間博物館5月18日開館
2016-05-18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 在鐘鼓樓東南腳下的仿古四合院內,北京市首家以時間為主題的博物館正式落成開幕。鐘鼓樓作為北京中軸文化北端的起點,奠定了皇城壯美的建筑秩序。元明清三朝以來,它亦見證了許多民俗演變,紅墻內外都伴隨著“晨鐘暮鼓”生生不息。
御賞拾珍
時間博物館通過模型和影像,展示中華民族對時間概念認知的歷史,并回顧歷法、計時器的發展歷程。一張“時間地圖”清楚地記錄了老北京計算時間的機構和方式。除了人們耳熟能詳的鐘鼓樓、太和殿前的日晷、位于建國門的古觀象臺,還有一些報時機構已經消失。
開館首展 “御賞拾珍”元明清官窯瓷器珍藏展精選80件官窯,以時間為主線,呈現了三朝御用瓷品的最高水準。展品中有8件元至明宣德時期的青花作品,其中兩件為成化時期的稀有作品:一件為佛前供器--成化青花纏枝蓮瓜棱甘露瓶;另一件為兩朝合璧作品--成化白釉盤為底,康熙朝加彩繪的五彩過枝松鼠葡萄盤,極為罕見。清代部分,既有出自名家舊藏的作品,如清末慶寬家族藏乾隆青花并蒂蓮紋蒜頭瓶,又有存世稀少的乾隆黃地洋彩寶相花佛塔和嘉慶黃地洋彩纏枝花卉暗八仙象耳蓋罐等。
清乾隆 掐絲琺瑯荷花缸鐘
清乾隆 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之四大獸首
時間博物館作為東方保利運營項目中的公益性常設展館,以弘揚和傳播傳統文化精髓為主旨,通過模型和影像,展示中華民族對時間概念認知的歷史,并回顧歷法、計時器的發展歷程。觀者得以沉浸在鐘鼓樓的悠悠鳴聲中,仰望日月星辰,細品中華傳統計時文化之精髓,在聆聽專業講解之余,亦可欣賞到現世僅存兩臺的乾隆時期掐絲琺瑯荷花缸鐘等藝術珍品,近距離觸摸中華時間文化的歷史溫度。目前時間博物館為試運營,僅接待預約觀眾,未來將免費對公眾開放。
時間博物館 實景照
時間博物館效果圖展示
更多項目詳細設計:http://www.bidg-architecture.com/index.php?id=102